疫情之下,斯坦福等名校志愿者不惜以身试毒!

专家讲座停课不停学-疫情期间带你了解美国留学申请

  • 哈尔滨 刘晓霞
  • 2021-12-10 19: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加拿大留学如何准备不心慌

  • 哈尔滨 于丹
  • 2021-12-09 19: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走进意大利-感受最古典的艺术氛围

  • 哈尔滨 张超
  • 2021-12-04 19:00
查看详情

  新冠病毒肆虐的今天,世界各地的人们如果希望生活完全回归正常,那么只有等待疫苗问世并获准接种大规模人群。

  疫苗是一种可以协助彻底消灭这种流行性极强病毒的药物。疫苗的另一个作用是预防感染,接种的人越多,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就越小。好消息是,全世界约有77种疫苗已经处于测试阶段,其中至少有六种已经可以进行第一阶段人体试验。另一个好消息是,该病毒并未表现出有碍疫苗疗效的重大变异。

  然而,在未来18个月内很难实现大规模群体接种。部分疫苗最快可能于今年秋季部署,不过只有特定类别的患者才有接种机会,包括经常接触病毒感染者的医护人员。既然科学家已经研发出这么多疫苗,为何还是无法尽快实现大规模接种?

  这是因为除了有效性以外,有关当局更要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在治疗新冠病毒时,谁都不希望使用的疫苗可能导致意想不到副作用。传统上,只有在随机接种某种疫苗和安慰剂的大量案例接受效果比对后,才能证明该疫苗是否有效。由于必须等待受试者被病毒自然感染,因此这一过程耗时非常漫长。

  不过,现在一个大胆而危险的想法,能够加速新冠病毒的预防和研究。

  这个想法就是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让志愿者接种有待人体试验的疫苗,然后让他们主动感染病毒,从而观察疫苗在产生免疫反应和预防感染方面的有效性。这种被称为“人体挑战试验(Human Challenge Trial)”的方法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疫苗研发手段,并用于疟疾、伤寒和流感等病毒。不过,感染这些传统病毒的志愿者即使病情变得危重也有成熟方案予以治疗。对于新冠病毒,目前无法确定安全的感染剂量,一旦出现问题,也没有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即便如此,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应该考虑实施这类试验,世卫组织最近也对此表示有条件支持。

  在本周发布的最新新冠指引中,世卫组织表示,设计完善的挑战研究可以加快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从而使最终部署的疫苗更具疗效。世界卫生组织列举该方式符合伦理规范需要满足的八项标准,包括仅限18-30岁健康人士参与,以及充分知情并同意。值得注意的是,世卫并未排除在缺乏有效治疗的状况下进行挑战试验的可能性,不过指出此类研究的风险应处于“可接受限度”之内。

  正是由于志愿者甘冒奇险,在接种疫苗后主动感染病毒,因此就不必像传统的疫苗测试那样在日常生活中等待自然感染,从而节省大量等候时间,极大地加快疫苗研制速度。

  按照现在新冠病毒的蔓延趋势,要是疫苗早一天研制出来,就可以挽救19,500人;早六个月,则有300万人可以获救。

  参与这种研究的志愿者需要承受患病乃至死亡的风险。对于重症患者目前还没有成熟治疗方案,对于身体的长期影响也尚无定论。那么是否还有人愿意以身涉险呢?

  答案是肯定的!很多身体健康、见多识广的年轻人斩钉截铁地表示愿意!一个名为 “时不我待(1 DaySooner)”的公益组织发起的充当挑战试验志愿者活动中,大批年轻人争先恐后地报名以身试毒。这种大爱无疆的自我牺牲精神引起立法者、伦理学者和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该组织发起人为乔什·莫里森(Josh Morrison),他是一位来自纽约布鲁克林、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律师,此前创办一个名为”零候补(Waitlist Zero)“非营利性组织,其宗旨在于简化捐献肾脏流程。2011年,他向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捐出自己一个肾脏,冒着微弱但致命的风险救人一命。他指出一种成熟的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挽救无数的生命。

  志愿者中,有两位斯坦福大学应届毕业生接受媒体采访,并就作为志愿者参与该项目敞开心扉!

  索菲·罗斯(Sophie Rose)

  22岁的索菲·罗斯(Sophie Rose)来自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她在斯坦福的本科专业是人类生物学,主修传染病流行病学。她即将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就读研究生。罗斯表示:

  “新冠疫情爆发后,我们看到全世界陷于困境,无数生命就此逝去。全球各地的经济发展、国际关系和社会稳定不断遭受损害。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任何有助于减缓疫情的贡献都将极大地改善无数人的健康和幸福。”

  我很有兴趣成为挑战试验的志愿者,因为这项研究具有加速疫苗研制的潜力,不失为一个战胜病毒的明智之选。既然我有能力承担风险,那么就应该挺身而出。

  我相信自己风险很低——我年轻、没有任何健康问题、也不抽烟…到目前为止,我们从中国和美国看到的数据表明,即使感染病毒,致病(中症或重症)风险也没有超出我的预期。

  即便如此,我也反复权衡罹患重症的风险,由于志愿者获得治疗,因此我愿意承担风险。我的父母都是非常无私的人,所以,对于我希望参加这样一项有能够帮助很多人的试验,他们表示理解。当然,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肯定非常担心我在感染后可能承受的风险。我会一直与他们保持沟通,让他们及时获悉我的最新情况。”

  卡森·波尔托拉克(CarsonPoltorack)

  23岁的卡森·波尔托拉克(Carson Poltorack)来自佛罗里达的劳德代尔堡。他的本科专业是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他对肿瘤学颇感兴趣,目前正在斯坦福大学朱利安·塞奇(Julien Sage)教授的实验室从事小细胞肺癌研究。今年秋季他将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医学/哲学双料博士。波尔托拉克表示:

  “对我来说,这样做的意义几乎不言而喻。做出一点小小的牺牲赢得如此巨大的宏观收益何乐不为?

  有人可能会质疑:‘当我们还无法得知感染病毒对身体的长期后果(可能延续经年)时,怎么会有人愿意主动感染这种病毒呢?’

  上述论调完全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病毒未经任何形式的批准就感染了超过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以每天约十万人的速度继续攀升。在我看来,要是能够大幅降低整体病亡人数,让一部分低风险志愿者主动感染病毒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

  新冠病毒的大流行超乎任何人的预料。实在难以想象其规模——逝去的每一条生命对其家庭和社区都是巨大的损失,而这一切每天都会发生千百次。我只能枯坐家中,深感力不从心。我希望能为战胜病毒略尽绵薄之力。。

  没错,这是重大牺牲。这种牺牲应该获得尊重,而不是被批评。付出自己的时间和健康对任何人而言都是非同小可的努力。

  我已经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一切。我不会考虑太多。如果还有更好的办法降低死亡率,请让我参加。我很乐意尝试不同或更好的方式。

  即使我们的付出可以让疫苗早一个月问世,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预防数百万人感染、挽救无数人的生命。”

  截止发稿为止,全球已有来自102个国家的超过两万名志愿者,报名这项“人类挑战试验”。

  根据中国发布的数据,年轻新冠患者的病死率非常低(20-29岁和30-39岁的感染者分别为0.03%和0.085%)。因此,“挑战试验”项目对志愿者设置年龄上限,新冠病毒年轻感染者的病故风险虽然不容忽视、但微乎其微。

  但是,要是感染新冠病毒后身患重症,志愿者可能无法摆脱可能长期(甚至终身)影响身体健康的后遗症。各个年龄段的新冠病毒感染群体均可能出现重症,一项美国的新冠研究显示,在20-44岁的患者中,有20.8%成为重症患者,伴随重症出现的还有其他严重并发症,例如心脏损伤,败血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等。

  然而,前方的道路如此艰难凶险,无数名志愿者却毫不犹豫地以身试“毒”,只为早日战胜病毒和挽救更多生命。

  这些名校高材生义无反顾的选择,令人不禁回想起一位宾大学生母亲的感慨:

  当我们这些家长送孩子进入美国最好的学校、希望他们受最好的教育的时候,我们并未真正明白那意味着什么。

  所谓的精英教育,不仅让孩子成绩更优秀、找到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更是将“以世界为己任“的价值观,放在了孩子心中,包括:牺牲自我、付出代价,去帮助不幸的人。

  这会成为他们终身的价值观,指导他们一生的生活方式。 

留学活动报名中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